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文創—— 一種複合動詞


文創二字拆開來看,即是文化+創意

文化一直在被創造與發生,是一種永動的狀態。而創意需要某些
大腦機制的啟發,在某些時候蹦出,而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運轉,
都在為生命的下一刻尋找最佳的創意運作方式。

文化的形成,是經年累月的發酵,在日常生活與食衣住行育樂之
中,慢慢去累積出來的。不是說今天我硬要去promo某個地方的
東西或其生活風格,特地去塑造這個地方的文化出來,因為一點
都不需要特意去塑造,是本來就有的東西,反而你刻意去塑造出
來的,不見得是那個地方最核心最道地的原始「文化」。

所以文化其實是不需要教的,而是要去複習。透過複習重新認識
原本一開始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的食衣住行育樂中,所累積無形的
生活風格,去點醒我們原本就擁有的東西,而不是再去創造與形
塑。

創意則透過各種方式,去激發大腦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發現與新
想法,同樣需要經年累月的去嘗試操作各種可激發腦內想法的練
習,除了經驗累積外,更多了方法的嘗試操作。有些人的創意點
子很多,被誤以為是天生神力,但可惜,並不是人人都是常威哥
。其實創意的成功發想跟發明成功的道理都是一樣的,只是大多
數人都是看到1%的成功,卻不知道歷經了99%的失敗。

而創意需不需要教?或許需要、或許不需要,畢竟所有的創新與
發現,其實早就在大腦裡,只是我們沒用對方法去挖掘出來。所
以創意需要教的,是教你用方法去挖掘你原本就有的東西,而方
法則需要透過各種嘗試性的親身操作並累積經驗,讓你往後每次
需要創意時,可以用對方法,挖掘出新創見與新發現,並應用在
你需要的地方。

而當文化遇上創意,就是透過複習的方式,將自己的文化重新提
現出檯面上,再透過正確的方法,將創意加諸於你需要將此文化
發揚光大的策略上。不管你要產出的是什麼,一個實際的物品或
無形的慨念、想法,呈現的方式有很多選擇

所以我們今天要說文創,其實就是要先正確的認知到這是兩個完
全不一樣的詞彙。文化是文化,有其累積深厚的底蘊,歷經歲月
洗禮與考驗所自然形成的。但創意不是,創意是關乎於發明與創
造的。文化不需要教,生活就是文化;創意則可教亦可不教,要
教的是用什麼方法將創意挖掘出來。這是我們對於文創必須釐清
與認識的地方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以上淺見
2017/11/21


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

找回你的熱情與初衷

或許,我們都該時常定期的去思考何謂「設計」,
這會讓我們回到人生選擇的初衷,找到那個熱情所在,
繼續向前走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年紀越大,自然在多方經驗與涉略後,常會有「人在江湖
,身不由己」的感嘆。而大多數都會在告別汲汲營營的每
一天的午夜寂靜時分產生,有時就會有無來由的疲倦感。

人一天最多就只有二十四小時的時間,但我時常跟別人開
完笑說我每天過的是四十八個小時。這樣的玩笑話,來自
每天緊迫盯人的壓力與時間不斷流逝的無力感,自我解嘲
與幽默感就必須時不時的展現出來。就像表演工作者,只
要一站上舞台上,就必須拿出他們專業與態度,不能隨便
洩漏自己的情緒與不專業的演出。

換言之,不管你在什麼樣的崗位上,都必須對的起這崗位
上載明的職稱才是。而設計,本身是一種經常變動性的非
線性產業,也許其中有它的規則脈絡可循,但真正能發揮
創意與新見解的往往是那些不可確定的部份,而當你每天
汲汲營營的生活變成一種公式後,漸漸的,你的創意也會
流於公式化操作,新鮮度逐漸下降,不用談新見解或新手
法的展現。

當這種狀況出現時,你需要的是找回當初選擇這條路的熱
情與初衷,暫停一切將大腦搬空,放慢腳步去感受其它新
的衝擊或正在展現熱情的地方,也許是參與跟工作毫無相
關的事情;或是了解其他設計產業發展;一場感動人心的
戲劇表演,還是讓人餘音繞樑的音樂會都好,甚至最簡單
的靜下心拿本書閱讀。把自己過於僵化的生活模式注入新
的思維活水,一定會有更嶄新的想法產生,讓你的創意繆
思重新回到你的腦海中。

但這樣的作法,不見得是當你的謬思女神罷工的時刻才去
做,而是我們都該定期的搬空大腦去吸收各式各樣的衝擊
與感官體驗,讓自己真實的生活著,好好儲存這些衝擊與
體驗,成為更貼近社會大眾的設計師。這樣不僅能幫助自
己把「設計」的定義再次去蕪存菁,同時確認這份熱情可
以支持你不斷努力向前,朝理想的目標繼續奮鬥下去。

Photo taken from
《八〇三訂製 》服裝設計概念展 by Kimmy Kuo

2017/11/12





















有一種誤會,叫做念設計

念設計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

這是一篇2013年的文章,大約也是這段時間,文創口
號方興未艾,設計與文創相關科系有頭有臉的時光,不
少。
年少無知學子,紛紛選擇念設計相關科系。
這讓我想到天下最近正在推廣的紀錄片「海闊天空」,
追蹤幾位學生一路求學成長,經過二十年的淬煉,檢視
與回顧當初自己設定下的目標與理想,是否已然實現,
或選擇另一條道路前進。
因風口浪尖上,選擇了設計科系,但是否真的是自己真
心想要選擇的系所?還是,僅僅因為華麗的職銜或稱謂
,以為將有夢幻般的自由學習課程與創意無限揮灑的空
間?
過去,因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計畫,而讓許多家長安排兒
女念相對應的科系,賭的是這個經濟缺口所需要的大量
人才,不用擔心因為念了不知道有沒有未來的科系,而
擔心畢業即失業。
以家長的角度,這樣的選擇與安排,無可置喙。但是否
可曾讓兒女自己認真的思考本身性向所在?是否曾幫助
兒女尋找自己的天賦才能可以依循的管道?
我們這裡不是教育頻道,只是我要認真跟你說,有一種
人生道路選擇的誤會,叫念設計。

2017/09/16